青岛
学会动态
60小时接力 美国扇贝青岛“安家”
访问数量:727发布时间:2018-12-27

36年前,张福绥院士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成功引进海湾扇贝,从26个亲贝开始,在短短的5年里使我国扇贝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从而掀起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第三次浪潮。

张福绥院士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奠基性和原创性成果,为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特别是贝类增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尊称为“扇贝之父”。

今天是张福绥院士的生日,谨以此文缅怀先生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比较贫乏。在百姓餐桌上,食物种类相对单一,鸡、鱼、肉、蛋等必需品在当时仍属“奢侈品”,市民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严重不足。当时,张福绥院士等水产养殖专家认为,研究方向必须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把国家的需要作为研究的目标,把人民的诉求作为创新的动力。扇贝富含高质量蛋白质,在那个年代被认为是“海中八珍”之一,产量极低,寻常百姓轻易吃不着,有高档宴会需要时,往往从国外进口。如何让扇贝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这成了摆在水产养殖专家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此前,通过探索“废旧草绠采苗法”和“贻贝自然采苗场建立”,成功推进山东贻贝养殖产业化的基础上,张福绥院士领军的水产专家们,又及时将研究方向转向了引种育苗,将目标锁定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引进海湾扇贝幼苗,并成功让这些幼苗再落子安家。

 

背景:海水养殖出现滑坡

改革开放以前,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青岛的贝类养殖取得了一系列让人瞩目的成果。当时,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养殖学家张福绥院士的带领下,创建了贻贝的人工育苗和自然采苗新工艺,研究改进了饵料结构、采苗器材、细菌控制和苗种中间培育一系列关键技术,建立起完整的人工育苗理论和技术体系,首次将贻贝育苗工程化,育苗单产水平(苗数/米3水体)达到了1000万粒以上,育苗单产量创世界最高纪录,促进了我国贻贝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贻贝成为改革开放前后全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

但是,进入八十年代后,我国黄渤海海域的浅海养殖面临着种类匮乏、效益低下、滑坡严重的局面。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张福绥院士及其课题组将目光投向了扇贝生物学及引种、养殖研究。选定引种对象是引种工程的第一步。张福绥院士认为,急需引进的扇贝要具备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二是生长周期较短。在反复比对研讨后,海湾扇贝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海湾扇贝是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的一种野生贝类,以其生长快速著称。翻阅了大量资料,张福绥院士在系统研究软体动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经济、海洋环境与生物学等多方面比较分析,推论海湾扇贝引进我国并实现产业化是可能的。

 

引种:26粒亲贝贵于生命

在当时的条件下,把离开海水容易死亡的海湾扇贝从美国漂洋过海带到中国实属不易。1981年至1982年,在曾呈奎院士、刘瑞玉院士等支持帮助下,张福绥院士及团队先后3次引进亲贝。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扇贝苗没能排卵就全部死亡。面对严峻的挑战,贝类养殖学家们没有气馁。大家刻苦钻研,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吸取教训,第三次张福绥院士带队亲赴美国。

多年后,张福绥院士仍记得1982年第三次引种时的情景。1982年12月16日,从美国带回128个扇贝,用浸透海水的纸包好,盛于密闭的泡沫塑料盒内,再放进降温袋。当扇贝被装进塑料盒开始,就需要人不停的晃动、充气。18日晚12时飞机降落在北京时,团队专家们早就带着几大桶海水在机场等候了。次日下午按照原法包装,经火车于20日晨带到青岛,途中经历约60小时。几经辗转到达青岛后,将扇贝养于室内水槽中。不容乐观的是,随着时间段推移,陆续出现死亡,至23日死亡率累计达72.7%。专家们加倍小心,悉心照料,扇贝的生存状态终于趋于稳定。至翌年1月26日排卵时,留下了亲贝26个,成活率为20.3%。“当时的26粒亲贝,真的比生命还宝贵。”至少,扇贝引种养殖取得标志性突破,大家终于舒了一口气。

为了照顾好这26只扇贝,张福绥院士和课题组的同事们吃在研究室,住在研究室,没有白天没有夜晚,更没有节假日、星期天。全组同事们都被这远道而来的26只“宝贝”累得筋疲力尽,一双双疲惫的眼睛,都在期待着小扇贝的降临。不负众望,一个月以后,小贝苗终于在中国诞生了。大家忘记了辛苦、忘记了疲劳,为了“小宝贝”的诞生而欢呼而庆贺。通过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张福绥院士等解决了亲贝促熟、饵料、采卵、孵化、幼虫培养、苗种中间培育、养成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一整套工厂化育苗及全人工养成技术。

 

影响:贝类养殖产量倍增

1985年,在山东、辽宁、河北等水产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海湾扇贝育苗和养成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初步形成稳定的产、销两旺的海水养殖业,并在我国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湾扇贝养殖产业,成为当时我国海水养殖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海带、对虾、扇贝)。随之带来的是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关键技术有力推动我国贝类养殖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海水养殖产业至此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贝类养殖技术攻关方面,要一直向前看,当一项研究接近成功时,就要开始着手下一项研究。唯有如此,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才能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九十年代,经过长期人工育苗,海湾扇贝出现遗传衰退现象。张福绥院士和其他专家联手开展了“引种复壮”研究,取得良好效果。1994至1995年,又对养殖群体进行了种质资源更新,保证养殖业健康发展。

根据海洋贝类区系的性质及海洋地理生态学规律,张福绥院士研究团队还先后3次引进墨西哥湾扇贝至我国南海与东海,形成了稳定的产业规模。海湾扇贝引种工程充分提高了我国贝类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世界水产养殖学术权威Dr.K.chew认为,这是“近十年来世界上非凡成功的水产养殖项目之一”。

进入新世纪,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张福绥院士开始密切关注中国海水养殖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清洁生产”新思路。此后,指导创新团队在引种基础上成功培育出两个海湾扇贝新品种,并推动其成为产业的主导良种,基本理清了我国巨蛎属牡蛎的种类和分布,推动了我国贝类适应进化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张福绥院士简介

张福绥 男,汉族,1927年12月27日出生,山东昌邑人,无党派人士,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6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研究生毕业,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前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名誉理事长,国家科技兴海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等。

 



新闻来源:改革开放亲历记(改革开放40周年正文汇编);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2号
邮箱:csol@qdio.ac.cn
电话:0532-82893662
传真:0532-82893932
Secure © 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15.com    技术支持:青岛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