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深海科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深海科学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深海科学研究领域的40余家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190余名专家学者、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所长,学会副理事长、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院士,学会副理事长、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李铁刚所长,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沙忠利副所长,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方银霞所长,浙江大学杨树锋院士,同济大学翦知湣院士,北京大学金之钧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林间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冷疏影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员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沙忠利研究员和方银霞研究员分别代表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及深海科学分会挂靠单位、会议承办单位致辞。李家彪院士宣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深海科学分会成立文件。分会筹建工作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卫东研究员汇报了筹建情况。
领导致辞
会议选举产生了深海科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孙卫东研究员当选为主任委员。由主任委员提名,委员会审议通过,聘任了分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在召开的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党员委员会议上选举产生了分会党的工作小组。
第一届委员会成员与领导专家合影
深海科学学术研讨会上,翦知湣院士、汪嘉宁研究员、李铁刚研究员、何舜平研究员、林间教授分别以“深海海底重大科学交叉前沿探索”“由浅入深,求实克难:西太平洋环流研究探索与实践”“从‘冰河世纪’中探寻海洋碳汇的途径、过程与机理” “在生命的时间树上探寻鱼类物种多样性的演化机理”“新时代深海科学技术的创新方向”为题,围绕深海科学前沿领域作了精彩的特邀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视角。
特邀报告
学术研讨会的专题报告,聚焦“西太平洋俯冲带”和“深海资源与环境”两大主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志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邢会林教授等9位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俯冲带多尺度结构成像、水-碳循环电磁探测、蛇纹石相变原位观测等热点领域。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助力我国深海科学研究迈入协同创新、开放合作的新阶段,为全球深海科学探索注入中国力量。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深海科学分会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近四十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将聚焦深海资源勘探、极端环境生命过程、深海装备技术创新及全球海洋治理等前沿领域,致力于构建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深海科学理论与技术突破,助力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