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近日获悉,南海海洋所王东晓团队及合作者,利用观察数据并结合数模,阐述并揭示了热带印度洋赤道上升流(简称为东印赤道上升流)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和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of upwelling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 Indian Ocean, 2015, doi:10.1002/2015JC011223)。
据悉,不同于热带太平洋和大西洋冷舌区赤道上升流,东印赤道上升流发生在印太暖池区的东印度洋部分,因而其不仅有显著的生态意义,而且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因地处暖池区且被大量赤道波显著影响,东印赤道上升流区海温和温跃层(上升流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呈现复杂相异的变化特征,现有资料难以准确、全面刻画其季节内变化特征与机制。
陈更新等利用卫星观测数据开展一系列数值模拟实验,提出东印赤道上升流的温跃层受到赤道遥强迫---风应力的控制,而海温则主要受到局地强迫的控制的观点。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夏秋季季节性温跃层较浅时,赤道风应力通过控制温跃层进而控制海温的季节内变化(动力过程);当冬春季季节性跃层较深时,海温则被局地短波热通量和湍流热通量所控制(热力过程)。
该成果获得了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A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遥强迫和局地强迫对东印赤道上升流温跃层(a)和海温(b)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