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获悉,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共12册)获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
“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自2014年出版以来,曾入选“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并被科技部评为2015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设立的中国科普创作领域的最高奖项。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于表彰奖励全国范围内优秀科普作品的作者和出版制作机构。2010年至2014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已分别举办了三届评奖活动。
本届评奖工作于2015年9月启动,共有全国200多家出版社的345种优秀科普图书参评,目前已完成作品的初评、终评工作。经过评委们的评审并投票产生了图书类金奖作品25种、银奖作品48种;影视动画类金奖作品6部、银奖作品12部。据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处介绍,金奖作品将直接进入下一年度全国科学技术奖中科技进步奖复评。
通讯员:徐永成
“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南海印象》封面
附件:“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简介
“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是一套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自主组织策划、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大连舰艇学院和青岛水族馆的专家、教授领衔原创的、以推进海洋事业,尤其是推进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为目的丛书。全套共12本,分别为《南海印象》、《南海宝藏》、《南海故事》、《东海印象》、《东海宝藏》、《东海故事》、《黄海印象》、《黄海宝藏》、《黄海故事》、《渤海印象》、《渤海宝藏》、《渤海故事》。
“印象”一书的内容:从感官角度介绍中国海,给读者一个直观的,充满张力的中国海的美丽印象。包括地理、风光、海岛、现象等。
“宝藏”一书的内容:从中国海的资源入手介绍,使读者清晰地认识到蓝色国土对于我们的价值。包括矿藏、能源、考古、生物资源等。
“故事”一书的内容:从文化角度上介绍中国海,使读者对中国海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升华到精神层次,并了解中国海的发展历史,从而对蓝色国土有更深刻的理解。包括历史、传说、文学、艺术、民俗、开发与保护等。
本套丛书在编写体例上,采取简洁明快的结构和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增强可读性,适合青少年的阅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