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16:11分,随着最后一个压力逆式回声仪(PIES)的成功回收,标志着我国首次在开阔大洋5000米以深水域建设PIES阵列获得成功。
PIES是一种带有压力传感器的坐底式海洋观测设备,用来观测声学信号从海底到海面垂向传输时间及海底压力变化,可用来反演海流变化及中尺度涡旋的传播。
“西太平洋深海PIES观测阵”建设始于2014年9月1日,由三个PIES设备组成,布放在西太平洋北赤道流及北赤道道逆流区5000m 以深海域。期间,获取了西太平洋低纬度流系连续25个月的高分辨率定点观测数据,成功率达100%,为今后在西太平洋开展更大规模的PIES阵列观测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考。同时,由于布放区域位于厄尔尼诺的发源地,成功地观测了发生于2014-2016年期间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该区域为国际观测的空白区,所获取的数据对于研究这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暖下的海洋响应及其对东亚气候和近海储碳的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动力过程”和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支持,中科院海洋所袁东亮研究员为项目首席科学家。
此次“西太平洋深海PIES观测阵”实验回收工作由“科学”号科考船完成,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6年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项目一联合航次,中科院海洋所周慧博士为航次首席科学家。科研人员还成功在西太平洋强流区布放了一套深海潜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