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学会动态
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 队员手记(二)—迎风破浪,勇往直前
访问数量:746发布时间:2017-09-11

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

队员手记(二)—迎风破浪,勇往直前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徐元芹

 

2017/09/11 印度洋 


 

能参加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航次任务,心情十分激动。今天是起航以来海况最差的一天。以前仅是听闻印度洋如何如何风急浪高,刚出发的前几天还感觉良好,心想不过尔尔嘛,对自己的抗摇晃能力颇为自得。过了东经九十度海岭进入辽阔的印度洋后,局面顿时不一样了。从昨晚开始,住在二楼的我和孟博士,就被各种无规律的摇晃和各种夹杂的声音折磨的已经难以入睡了,波浪拍打船体的雄浑,桌上各种物品往下掉的哗哗,椅子滑来滑去的吱呀吱呀,衣橱里衣架的咣当咣当,看来这印度洋是不负盛名啊。住下铺的孟博士心思细密,打算在床边上铺上松软的东西,以备上铺的我摔下来时得到足够的缓冲。我笑了笑说不用了,我已经晃的睡不着了,只不过裹着被子闭目休息而已,因此就算真掉下去,也有被子垫着,不会摔得多严重。


 

 

船上是住舱越高,晃起来越猛烈。住在三楼的同事们那是体会相当深刻,他们房间的物品都来了个乾坤大挪移(图1)。可想而知,他们这一夜是如何度过的了。据滕博士说他发明了一种新式的睡觉方法,效果良好,即四肢岔开,各找一个支撑点以固定身体。三楼的这些男同胞们凌晨四点还要冒雨起来布放潜标,必须强迫自己睡着以养足精神,这一夜真是够煎熬的。

 

不过最惨的还是住在五楼的科学家们,他们身体的摆幅最大了。下午王所说有段录音,让我们听下,本以为有啥好消息,没听几秒,大家都猜出来,是房间里各种物品的碰撞声,真是掷地有声,震天动地,配合着黑夜作为背景,堪比惊悚片里的声效。


在这样的海况下,我们这个航段的科考队员大部分还都没有明显的晕船症状,依然能热情工作愉快聊天,看来都经历过大风大浪,身体和思想素质杠杠的。明天就要进入工区开始沉积物取样工作了,以大家的状态来看,如期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看来是完全不用担心了。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2号
邮箱:csol@qdio.ac.cn
电话:0532-82893662
传真:0532-82893932
Secure © 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15.com    技术支持: 青岛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