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
队员手记(四)—深海地质取样,来自深海的巧克力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孙吉强
2017年9月12号,到达深海取样点,早晨开会,首席科学家黄老师开始布置今天的任务分组,用白板和记号笔边画边讲解取样作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时不时和道建老师探讨一下实施方案。
深海地质取样就是提取海底的沉积物,这次取样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重力地质取样了解取样站位及其周边海域纵向上沉积物中的稀土含量。然后延伸到整个区域海底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状况和含量。
下午一点半左右,船快行驶到取样地点,这时石旭亮已经到实验室打开深水多波束来测水深和水下地形,打开浅地层剖面仪来测海底地层结构和成份。需要在指定地点寻找一块海底地形平坦取样点,不能有岩石等硬物,这样取样器才会顺利取样。
在后甲板,大家已经开始按照今早开会的布置作业起来,黄首席在拿对讲机指挥,因为涌浪大天气恶劣,王宗灵领队和张志平船长船长也在艇甲板督战。A架导缆,组装取样器,用折臂吊把取样器吊到后甲板尾部,在取样器里加装衬管,花瓣,刀口,铅块。整个组装好的取样器犹如西游记里的定海神针一样,只不过定的不是东海而是印度洋,大家前后把缆绳缠绕在取样器上固定生根,等待到取样点以便下放。
实验室通过浅地层剖面仪探测合适的取样点后,通知驾驶台开动力定位系统,这样不管涌浪有多大,船都能定位在同一个经纬度而不移动。船停好后,驾驶台通知后甲板可以开始下放取样器,A架绞车牵引取样器入水,水深5235米,八角楼设置绞车自动下放缆绳速度为60米每分到5000米的水深,然后改为手动操作,增加到70米每分的速度以保证取样器能够插入海底沉积物中,之后用50米每分的速度回收。
晚上八点,取样器回收至后甲板,张道建老师带领队员固定好取样器,成功取样海底沉积物1.73米柱状体,正好是一个成年人的高度,海泥非常的细,有点像融化的巧克力,颜色也像,黄首席初步判断样品可能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富稀土沉积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因为有向阳红01这个平台,船上有诸多先进科考设备,比如这次用到的深水多波束和深水短波束,浅地层剖面仪,动力定位系统,先进的绞车系统等等,在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的操控下,才能在如此恶劣的天气环境下顺利完成任务。
接下来还有十多个取样站等着我们,虽然第一个站位首战告捷,但全体调查人员不骄不躁,不敢有丝毫松懈,继续努力,争取保质保量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