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学会动态
“科学”号执行南海综合考察航次随船手记(四)
访问数量:707发布时间:2017-09-12

“科学”号执行南海综合考察航次随船手记(四)

 

作者:周丽  摄影:王昊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9月9日,天气晴,最高气温32度,海况二级

 

广袤无垠的大海总是令人心驰神往,无数的先知为了探索海洋之奥秘而前赴后继地驶向蔚蓝。早在远古时期,中国人在与大海的接触中积攒了丰富的经验,精卫填海的神话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战胜海洋的强烈愿望;“水流千里,必归大海”,体现了古人初步海洋观的形成;“涛之起也,岁月盛衰”,体现了古人对潮汐现象最初的理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声”等优美诗句,体现了古人对海洋文化的追求和积淀。六百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示中国之富强;“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开创了海上和平友好往来的世界范例。

 

就在清晨六点,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影响”先导专项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的“科学”轮再次鸣笛起航,伴随着悠扬的气笛声,“科学”轮迎着朝阳,奔向了远方深海作业区。

 

海上的工作和生活总是忙碌而充实的。上午十点半参加完船上必修科目的救生、消防演习后,“科学”轮顺利到达预定工作点,CTD取水,原位化学物理参数探测,多波束地形勘测等任务有条不紊地在“科学”轮上交替进行着。只见干性实验室和湿性实验室的科考船队员健步如飞,滤水、固定采集的生物样品、维护大型设备;每晚惯例的工作例会上航次首席栾振东总结了一天的工作情况,并且安排接下来两天的工作任务。晚上ROV迎来本航次第一次下放,凌晨时刻黄色“小胖孩儿”从水下带回珍贵的生物样品和沉积物样品。

 

注定今晚,将是一个忙碌的不眠之夜.....

航行中的“科学”轮

 

红旗飘飘,预祝“科学”轮航次顺利

 

“发现”号ROV 水下采集珍贵的生物样品

 

“发现”号ROV 水下采集珍贵的沉积物样品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2号
邮箱:csol@qdio.ac.cn
电话:0532-82893662
传真:0532-82893932
Secure © 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15.com    技术支持: 青岛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