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学会动态
“科学”号执行南海综合考察航次随船手记(六)
访问数量:713发布时间:2017-09-13

“科学”号执行南海综合考察航次

随船手记(六)


作者:席世川    摄影:王昊


9月11日,天气晴,最高气温38℃,海况二级

 

海洋,这个占据了地表面积71%的蔚蓝世界从诞生之日起便被赋予了多种标签。它是生命的源点、是神话传说中的宫殿、是恋人之间的誓言…。在科学家眼里它是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它的神秘吸引着人类对它的不断探索,希望有一天能解开这幅名画中的奥秘。从大航海时代到海底观测网的建立,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到板块学说,无数的仁人志士将自己的青春、事业、乃至生命洒在了这片海洋上。这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被继承和完善,最终凝成了一团“火”。哪里有科考,哪里就有“火”,它一直浮在海上,从未熄灭。

 

今天的太阳似乎很热情。中午12点,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影响”先导专项2017南海综合考察航次的“科学”轮结束了“大地量体温”的热流探针工作,这支重达1.5吨的热流探针就退居幕后。由于时间的宝贵,紧接着另一个重型设备深水可视化轻型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开拓3500”开始登上了舞台。海上的换装工作艰难而谨慎,需要A架和折臂吊的协同配合,每逢这个时候航次首席科学家栾振东和科考队长王敏晓都会在旁边指挥着安全工作。头顶上的烈日,烫手的铁皮,滚烫的甲板,汗水浸湿了每个人的衣服,但是每个人都坚持了下去,直到准备工作的顺利完成。

拆热流探针平台

 

经过吊装、通讯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下,“开拓3500”开始下水。每个人却都提着一颗心,不仅是要面对出水时的风险,更多地是对它带回来的沉积物的期待,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众人合作下放“开拓3500”

 

功夫不负有心人,“开拓3500”不负所望,取回了大量的沉积物样品,所有的汗水在这一刻化成了脸上淡淡的微笑。

围绕着“开拓3500”成果的微笑

 

喜悦的背后一切又归于平静,这也只是漫漫征途中一抹美丽的风景。“开拓3500”又开始了它新的征程,前方我们风雨同济,最后用一句话共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谨以此文向在海洋一线辛勤工作的仁人志士致敬!

 

短暂的喜悦后,“开拓3500”新征途又开始。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2号
邮箱:csol@qdio.ac.cn
电话:0532-82893662
传真:0532-82893932
Secure © 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15.com    技术支持: 青岛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