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学会动态
“科学”号南海综合考察航次随船手记(七)
访问数量:697发布时间:2017-09-14

“科学”号南海综合考察航次

随船手记(七)


作者:杨立建    摄影:王昊

 

 

9月12日凌晨1点,“科学”号后甲板上依然是一片忙碌的场景,轻型可视化重力活塞取样器“开拓3500”在经历了第一次下水之后,紧接着要进行第二次下水。为了尽量节省时间,科考队员兵分两路,一部分队员负责将第一次下水取到的沉积物柱状样封装、标记、入库,另一部分队员则准备新的取样衬管以准备安装下水,各个环节紧张且有条不紊。

 

轻型可视化重力活塞取样器“开拓3500”


有了第一次下水的经验,第二次下水工作已经变得轻车熟路。工程技术人员开动吊车、A架,下放设备,科考队员安装取样管、调试设备,配合相当默契。                         

漫入水中的 “开拓3500”


凌晨4点,“开拓3500”马上出水,所有在场队员心中都是又紧张又期待,第一次下水共取样14.2m,而这一次会不会再次突破,尤其对于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开拓3500”设备研制负责人栾振东高级工程师来说更是如此。最终经过拆卸、取样、测量,第二次下水共取沉积物柱状样15.25m,比第一次下水取样长度提高1.05m,突破了该套设备设计取样最长长度。巧合的是这一天正好是栾振东高级工程师的生日,而“开拓3500”取样长度实现突破也是对他最好的生日礼物。

钻取柱状样15.25m


  “开拓3500”作为中国最先进的科考船之一“科学”号的船载设备,是中科院海洋战略先导专项子课题支持研发的深水可视化可控轻型沉积物取样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拓3500”做到了以下几点:(1)可以获得超长、连续、低扰动的沉积物柱状样品;(2)在水下可以做到可控、可视化;(3)可搭载多种传感器,具有姿态和方向测量功能。相比于普通沉积物重力取样器,轻型可视化重力活塞取样器“开拓3500”质量轻,取样更长,一般是前者的3倍左右;相比于钻探取样,“开拓3500”可以更经济、高效。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2号
邮箱:csol@qdio.ac.cn
电话:0532-82893662
传真:0532-82893932
Secure © 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15.com    技术支持: 青岛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