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学会动态
“科学”号南海综合考察航次随船手记(十)
访问数量:750发布时间:2017-09-17

9月15日多云3级海况

 

入夜,海轻轻披上了一层薄纱,一轮清月斜斜的垂在云脚,漫天的星海一直延伸到天之尽头,让生活在城市灯光下的我们再次相信了童话。夜间的海有一种神秘的气质,等待着探海者一点点揭开深蓝的面纱……

 

今年第19号台风“杜苏芮”尚未登陆,海况也达到4级,但是“科学”轮经过昨日下午紧张有序的设备加固,已经于昨晚8点向南海冷泉区进发了。执行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2017南海冷泉综合考察航次的“科学”轮经历了本航次最晃的一夜,不少队员没休息好,但想到即将开展的科考工作,队员们像准备作战的战士一样充满了干劲。

               

首席科学家栾振东与破纪录的15.25米重力柱合影

 

没有出过海的人会很好奇船上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出海的生活既枯燥又充实,既想家又温暖,既有筋疲力尽的沉默,也有欢声笑语的回忆。船上空间有限,随着人与人物理距离的拉近,无形之中心灵的距离也缩短了。队员们一起流汗干活一起通宵实验,一起吃饭一起坚持运动。这种类似于军营的集体生活的神奇之处在于,队员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海上大家庭中找到了归属感。

 

船长刘合义见到我们总是笑眯眯的打招呼,“船上的饭吃得还习惯吗?”刘船长对我们的关心正体现在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首席科学家栾振东老师是一个阅历特别丰富的人,我国大部分的海上钻井平台都留有他的足迹,更可贵的是他很好的区分了工作和生活。作业时,他最严厉,炯炯有神的眼睛让队员们不敢有一丝懈怠;休息时,他最喜欢跟队员们开玩笑,被评为“科学”轮上保质期最长的开心果。

 

科考队队长王敏晓老师心宽体胖,除了科研任务还要兼顾科考队员的生活,非常辛苦,通过主动消耗各种零食来督促队员们按时吃饭。

 

又高又壮的连超主任对船上各种机械、设备非常熟悉,是科考队中的紧缺人才,有一句话用来形容他的工作量,“如果船上只有一个人在工作,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连主任”。

 

本航次有一位科考队员比较特殊,他就是研究深海微生物方向的张健老师。他妻子的预产期就在本航次期间,但是为了科研事业,他毅然来到了南海。只是“科学”号深夜的走廊,偶然看到他与妻子共诉相思之情的时候,我们被深深地感动了,祝福他,祝福她们母子平安。

右一张健老师

 

走向深海大洋,建设海洋强国。祝“科学”轮明天开工顺利!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2号
邮箱:csol@qdio.ac.cn
电话:0532-82893662
传真:0532-82893932
Secure © 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15.com    技术支持: 青岛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