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至12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2018年青年科技论坛在“中国天眼”之都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召开,论坛以“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健康海洋、智慧海洋、观测技术、物联网技术”为主题,来自全国3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90余名专家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了论坛。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红生致开幕词,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朱明致欢迎词,开幕式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任建明主持。
青年科技论坛会议现场
杨红生副理事长在致开幕词中希望广大海洋湖沼青年科技工作者抓住机遇,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学习时代楷模“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忘我奉献的高尚情操,真诚质朴、精益求精的杰出品格,以科技做支撑,创新做驱动,学术做引领,紧紧围绕海洋湖沼科技实际,深入交流,探索创新。
杨红生副理事长在致开幕词
开幕式后,任建明副秘书长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与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同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天文台FAST馈源支撑系统李辉副总工程师以“FAST望远镜和南仁东老师的事迹”为题详细介绍了FAST的建设过程和时代楷模“天眼之父”南仁东老师的事迹。
任建明副秘书长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李辉副总工程师介绍了FAST的建设过程和时代楷模“天眼之父”南仁东老师的事迹
本次论坛共邀请了6位著名学者做论坛特邀报告,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棘皮动物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红生研究员介绍了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原副所长刘小汉研究员从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开始,共参加了七次南极科考,以“中国科学家的南极梦”为题展示了南极的地貌特点及我国南极科考的历程、成果;南方科技大学海洋与工程系副主任、讲席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张传伦介绍了海洋地球古菌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建立的新的研究体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深海研究中心主任孙卫东研究员从自身的经验体会谈起向青年学者们分享了如何做一名真正的学者、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环保行业金轶航总监介绍了最新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及市场应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FAST现场办公室李奇生副主任介绍了FAST望远镜的原理、建造过程及未来应用。他们的报告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国际前沿发展现状、科技工作者如何专业的去做人、做事和众多科普知识,受到参会人员的高度评价。本次论坛还从各分会推荐的报告人中,选拔了13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1位研究生做论坛报告,这些报告人有的在本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的在《Science》、《Nature》、《PNAS》以及其他高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了文章;有的在本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的报告得到参会人员的广泛关注。论坛期间,参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与特邀的著名学者欢聚一堂,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看法,展示了他们在研究领域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使得本次会议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本次论坛特邀报告由学会海洋腐蚀与污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盾研究员主持,论坛报告由棘皮动物分会秘书长张涛研究员和海洋与气候分会秘书长刘传玉研究员主持。
论坛特邀报告
论坛报告
与会代表们经过两天面对面的广泛交流与切磋,相互学习与借鉴,促进了今后的合作与发展。本次论坛的召开有助于海洋湖沼领域青年人才队伍的发展,促进了海洋湖沼领域研究技术的提高,对海洋湖沼科教事业的发展和青年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会代表积极提问
与会代表积极提问
任建明副秘书长在闭幕式上作总结,他认为:通过举办青年科技论坛,开展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使学术思想产生碰撞,达到促进各自研究工作深层开展的目的。本次论坛的6个特邀报告,有的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国内外前沿领域的进展,以及各自的研究工作,有的从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科学家成长等不同方面给人以启示。13位青年科学家的报告和1位研究生的报告也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自身的研究工作,以及研究工作与国内外的对比。这些报告都非常的精彩,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他表示,举办青年科技论坛更希望报告人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国内外科学研究进展,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讲述一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使受众从感知,到逐渐认知,到从中得到启发和收获,这样就达到了举办论坛的目的。青年论坛每年都会举办,希望学会会员、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踊跃参加,更希望大家通过论坛报告来展示自己,使听众得到收获。他希望,与会代表对论坛的形式、内容等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论坛能够成为凝聚学会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
在论坛期间,专题播放了“大国重器—FAST建设实录”、“FAST工程汇报”和“FAST工程宣传片”视频短片,并组织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大国重器—FAST”基地,现场聆听了时代楷模“天眼之父”南仁东老师在FAST选址和建设期间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