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学会动态
海洋国家实验室栾锡武团队发现迄今为止全球最大海底麻坑
访问数量:1357发布时间:2017-09-19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发表了题为“Seismic evidenc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as hydrates in the Zhongjiannan Basin, West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南海西缘中建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表征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此项成果通讯作者为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栾锡武研究员,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姚根顺、吕福亮、鲁银涛、王彬、杨志力、杨涛涛等多位研究人员为合著者共同合作完成。

 

      文章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和海底地形资料,采用地质、地球物理方法首次在西沙海域利用三维数据识别出了油-气-水合物特征属性和海底巨型麻坑,并结合钻井数据,模拟了油-气-水合物的温压场和稳定性,证实了油-气-水合物的存在。文章指出,西沙海域油-气-水合物分解造成的冷泉可能造成了海底巨型麻坑的发育。同时指出,该区域的水合物的形成演化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局部能够识别多期BSR的发育,也能识别出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海底麻坑,一方面说明该区经历了多期水合物的形成和分解,另一方面说明,西沙海域不同的部位,构造发育的程度不同,从而造成了海底麻坑群复杂的形态特征。在南海水合物试采获得成功的背景下,该研究成果填补了西沙海域油-气-水合物分布研究的空白,为下一步油-气-水合物开采及储量估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巨型海底麻坑的发现也为环境、气候、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保障。


15.jpg

        地震资料揭示了BSR的发育特征,强振幅、与海底反射平行、极性与海底反射相反、切割正常地层等特征均指示BSR特征可靠。同时,通过温压场的模拟,反映了研究区BSR处在水合物发育温压环境,也揭示了早期的BSR0已指示气相。地震资料和海底地形资料同时揭示了研究区的复杂海底,以及大型的海底麻坑的发育。这些麻坑往往发育在浅层断裂发育区,且这些区域BSR不发育,反映了该区域水合物不发育或不稳定,分解产生的天然气在海底溢出形成了这种大型的海底麻坑。


        文章通讯作者栾锡武研究员多年来致力于水合物和冷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此次在西沙海域发现水合物的发育特征,填补了学界研究空白。同时,该项研究成果的取得紧密结合能源生产部门的需求,与中国石油研究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搭建了与生产一线单位进行合作沟通的桥梁。在资料、方法、认识方面都能做到真实可靠,具有极高的实践可行性和成果转化度。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arpetgeo.2017.04.005


文章来源:海洋国家实验室网站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2号
邮箱:csol@qdio.ac.cn
电话:0532-82893662
传真:0532-82893932
Secure © 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15.com    技术支持:青岛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