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科学普及
神秘多变的黑潮:其实我们白着呢
访问数量:8877发布时间:2016-12-09

神秘多变的黑潮:其实我们白着呢

 

在北太平洋西部海域,有一股强劲的海流犹如一条巨大的江河,从南向北,滚滚向前,昼夜不息地流淌着,它就是黑潮

 



这条巨型的海上暗河宽达三十公里,水流量相当于五百条长江,阵容浩大。出海考察的人见到黑潮后是这样形容的:“宽阔壮观,不动声色,沿海槽缓缓而来直上东北,水色清到蓝黑色,令人终生难忘。”

 

 

泾渭分明的黑潮

 

世界海洋第二大暖流——黑潮

黑潮是海洋中第二大暖流,只居于墨西哥湾暖流之后,起源于热带地区,西行到达菲律宾沿岸后北上,流经吕宋海峡、台湾以东,沿着日本往东北方向流去,在与千岛寒流相遇后汇入东向的北太平洋洋流。

黑潮及世界洋流分布图 

 

海洋暖流对大气有直接影响。据科学家计算,1立方厘米的海水降低1℃释放出的热量,可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温度升高1℃。而海又是透明的,太阳辐射能传至较深的地方,使相当厚的水层贮存着热量。假若全球100米厚的海水降低1℃,其放出的热能可使全球大气增加60℃!所以说,海洋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是一个巨大的"热站",通过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和能量的传递,不断影响着天气与气候的变化。

日本气候温暖湿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惠于黑潮环绕。我国青岛与日本的东京、上海与日本九州,纬度相近,而气候却差异不少。当青岛人棉衣上身时,东京人还穿着秋装;当上海已是"昨夜西风凋碧树"时,九州的亚热带植物依然绿叶扶疏。

黑潮其实并不黑

其实,黑潮的水并不黑,清白如常,甚至比一般海水更为清澈透明。由于黑潮海水浊度极低,能见度达30—40米深,当太阳的散射光照射到黑潮海面时,易吸收阳光中的波长较长的红、黄色光波,偏重散射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波,水分子对折光的散射再加上浮游植物等水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黑潮流经的海域外观上好似披上黛色的衣裳,人们往下看海水时,海水蓝若靛青,故被称为黑潮,以区别于其他的一般海水。

 

黑潮的主流与支流

 

黑潮主流及支流分布图 

 

★黑潮主流

黑潮主流于北纬35度附近转向东流,另有一分支继续流向东北,与南下的千岛寒流会合,形成世界著名的西北太平洋渔场

★台湾暖流

台湾暖流沿闽浙海的槽状凹地北上,一直可达长江口外,约北纬31度附近,洋流在舟山群岛附近与长江入海迳流所形成的沿岸流相汇,形成明显的锋面,当地人称为流隔,也因此形成中国最大的舟山鱼场

★黄海暖流

黄海暖流大致沿东经124度北上,然后通过渤海海峡流入渤海。这支海海流呈现一个相对高温,高盐水舌,从南黄海一直伸入到渤海,它对形势封闭的渤海有重要的影响。黄海暖流冬季较强,夏季较弱,甚至消失。由于黄海暖流的影响,中国的秦皇岛和葫芦岛等地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不冻港。

★对马海流

对马海流经过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成为日本海的一支强大暖流,对日本西海岸气候有显著影响。

 

奇妙的蛇形大弯曲

海洋气象学家的研究告诉人们,通过对冬季黑潮水温的变化,可以预测来年的气候。例如,当进入秋末冬初时,只要测出吐噶喇海峡的水温比往年平均水温高时,我国北部平原地区的来年春季降雨量会比常年多。由此可见,海洋方面的这类研究对气象预报的重要。

然而,对我国与日本等国气候影响最大的,是黑潮的“蛇形大弯曲”。所谓“蛇形大弯曲”。也叫“蛇动”,是指黑潮主干流有时会形如蛇爬那样弯弯曲曲。人们发现,如果“蛇形大弯曲”远离日本海岸,结果是沿岸的气温下降,寒冷干燥;相反,则使日本沿岸气温升高,空气温暖湿润。

 

我国对黑潮的研究

黑潮温度、盐度皆高,横向幅度超过一百公里,向下深度约一千米,流速快,流量大。黑潮对西北太平洋及我国近海的海洋生态环境、渔场建设、海洋工程以及国防安全等都有巨大影响,与我国东部天气系统和气候也有密切关联。对黑潮本身及其所诱生的近海和陆架环流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追溯到黑潮的发现史,就得提到古代我国聪明、勇敢、勤劳的人民。在有关的太平洋调查研究史上有这么一段记载: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国人已经在所有的邻海上航行,他们到过日本、琉球群岛和东印度群岛,并且航进了大洋。他们发现了邻海各地水温分布的差异和日本沿岸附近的强大的表面海流。这里所说的发现了强大的表面海流,指的就是黑潮

有关黑潮的科学研究,始于1893年,当时日本的海洋学家第一次用漂流瓶研究了日本以东、南的黑潮。从那时起,主要是日本的海洋学家,对黑潮作了许多观测和研究工作。1965年夏季开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议下,中日等国家联合开展了黑潮及邻近海域的合作调查,许多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次调查,共有科学调查船60余艘,调查的主要内容有:研究黑潮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结构及其时间、空间上的变化,黑潮的起源部分,通过巴士海峡的水交换,黑潮与东海、南海水团的混合过程等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管秉贤生于1923年浙江上虞,是中国已故知名物理海洋学家,长期从事海流特别是中国近海环流和黑潮的研究,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地阐明了中国近海的环流结构、东海黑潮变异特征及原因。管秉贤先生不仅是我国学者对东海黑潮研究的开创者,也是在黑潮国际讨论会(1979,东京)上宣读论文的第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管秉贤先生奠定了中国近海环流研究的基础,发现了南海暖流和台湾暖流,开创了中国大陆学者对东海黑潮研究的先河,由于管秉贤先生为我国物理海洋学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2010年,88岁高龄的管秉贤先生获得了首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突出成就奖

1986年起,中日两国海洋学家开始了为期7年的黑潮联合调查研究,每年进行四个航次的大规模海上调查,物理海洋学家、中科院院士苏纪兰是这一大课题的中方首席科学家。在他主持下,中方每年举行一次论文讨论会,主编了5个讨论集,不断加深学界对黑潮、琉球海流和黄东海陆架环流的认识。

1992年,苏纪兰院士又带领大陆海洋学家与台湾省同仁合作在南海北部开展调查,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他们的研究团队证实了在南海中存在中尺度涡,揭开了南海中尺度涡研究的新篇章,中尺度涡至今仍是南海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吕宋海峡水交换与黑潮路径变异研究领域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更进一步研究了吕宋海峡黑潮路径的变异规律,在黑潮流域古环境演化研究方面,揭示了黑潮源区古环境演变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以及对黑潮主体古环境演化的控制作用,为过去全球变化系统理论的建立提供典型的区域范例。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2号
邮箱:csol@qdio.ac.cn
电话:0532-82893662
传真:0532-82893932
Secure © 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15.com    技术支持: 青岛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