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属于一类小型鲸。平时我们口头所提到的海豚一般指最常见的宽吻海豚,也就是瓶鼻海豚。
曾经有很多关于人类以外的智慧生物的研究用的都是海豚,例如镜子实验(这个实验表明海豚具有自我意识的行为表征),观察海豚接触新事物的实验,甚至还有让海豚学习人类说话的实验等等。
为什么海里那么多的海洋生物,科学家们偏偏看上了海豚,它们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其原因在于海豚有着仅次于人类的脑体积。它们有着突出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的认知,抽象的思维和独立的性格。它们有着庞大的词汇量,能发出40多种声音,每个海豚甚至有固定对应的哨声,也就是我们人类中的“姓名”。
因为有情感,所以很痛苦
曾经有教海豚说英语的实验(海豚模仿人类“说话”的地方是头上的呼吸孔)。实验中海豚皮特学着女孩玛格丽特说话,最后甚至“喜欢”上了女孩,但到实验的最后实验经费不足,实验计划失败。海豚皮特因为离开了玛格丽特,去到了环境恶劣的地方抑郁“自杀”而终。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观看BBC纪录片“跟海豚说话的女孩”。
海豚是社交性很强的动物,幼海豚甚至要紧跟着海豚母亲连续三年来学习生存技巧以及语言。对这样聪明,记忆力好(实验表明长达二十多年)的动物,强行捕捉饲养会给幼小海豚的心理造成多大的阴影可想而知。所以海豚也并不如我们所见得时刻愉快着,微笑只是人类强加的表情。甚至,由于抑郁症会导致胃肠溃疡,水族馆、游乐园在海豚食物里经常夹着抗抑郁药。
同情还是多情?
海豚援救动物或者人类,对于社交性极强有护幼行为的海豚而言当然不算什么稀奇事。但在同时,海豚是一种发情期特别长的一种动物,有至少一半是双性恋或者同性恋。它们甚至会去骚扰一切它们能够骚扰到的动物,占有欲也非常的强,海豚救助人也有可能是因为在意识里把它们视为附属品或者对象,认为要保护其不受到攻击。但海豚毕竟也是食肉动物,若是在途中遭到了反抗,情况就可能非常的危险了。
或许,存在着海豚文化
有趣的是,海豚的交流技巧以及生存技能代代相传,不同地域也不尽相同。在澳大利亚的海岸附近有着很多的珊瑚礁,绝大部分海豚都会在吻部顶起一个海绵以防穿梭珊瑚的时候被刮伤,而且海豚还会把这种行为教给自己的幼崽。
在海草比较多的地方,海豚单纯靠声呐无法搜索到猎物,而蝠鲼可以通过电流感知猎物。海豚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和蝠鲼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海豚不惧蝠鲼危险的尾巴,尾随着蝠鲼从而找到猎物,这与我们人类带着猎狗去找猎物的场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而这种从社会中的其它成员中习得行为的做法,不正是“文化”的重要定义之一吗?
新闻来源: 水生生物健康评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