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MSG)珊瑚礁学科组成员赵美霞等科研人员,利用珊瑚礁长期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开展了珊瑚礁演变动态的研究,成果论文发表于Nature出版集团《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Scientific Reports》是Nature出版社旗下的综合科学期刊,专注于进行学科交叉的研究(2016年最新公布的影响因子为5.228)。 论文《Model suggests potential for Porites coral population recovery after removal of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Luhuitou, Hainan, South China Sea)》于2016年9月13日在线发表。该论文依据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岸礁区块状滨珊瑚2007-2014年监测数据建立的珊瑚种群动态模型预测该种群未来百年的发展趋势,分析鹿回头珊瑚礁在消除强人类活动影响后的恢复潜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来无干扰情况下,该种群将不断增大,而且群体大小将由目前的小群体为主逐渐发展为以大群体为主,且活珊瑚覆盖率也将随之不断增大,珊瑚礁恢复态势良好。若受到10-20年间隔的随机干扰,该种群仍能保存,但活珊瑚覆盖率将保持相对较低水平。 本项工作不仅将珊瑚礁长期监测与模型预测相结合,将珊瑚礁演变过程研究进一步深化,而且提供了探求珊瑚礁演变机制的新方法。同时,本项工作也是国际合作的又一新成果,论文作者之一Bernhard Riegl是美国国家珊瑚礁研究所(National Coral Reef Institute)副所长。目前,珊瑚礁学科组与该研究所已在珊瑚礁地貌、地质与生态方面开展密切合作。 本项研究获得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3CB956101)、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803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1428203, 41272199)的资助。研究成果还被选为第13届世界珊瑚礁大会(13th International Coral Reef Symposium, 19-24 June 2016, Honolulu, Hawaii)的展板报告。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33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