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海洋预报台和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8号超强台风“玛莉亚”于7月4日晚上在关岛以东洋面生成,之后迅猛增强并迅速成长为超强台风。于11日9时10分在福建连江沿海登陆。自然资源部也于7月9日发布今年首个海洋灾害红色预警,启动海洋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作为海洋气象监测浮标的研发生产单位,为海洋气象预报部门提供业务化监测浮标。在此次超强台风“玛莉亚”过境过程中,监测浮标捕捉到大量珍贵的台风数据。其中布放福建和浙江外海的7个浮标处于台风12级风圈移动范围内,全过程实时记录了“玛莉亚”移动过程中的气象、水文等参数,捕捉到了台风造成的超级强风和狂涛。其中017号浮标在7月11日01时测得最大浪高19.1m,有效浪高14.6m,02时30分记录到超过17级的飓风,风速65.9 m/s。之后不到两小时,在017号浮标西南25公里处的009号浮标,捕捉到最低气压958.3hPa----这一气压值低于“玛丽亚”登陆时的台风中心气压960hPa。
在整个极端天气过程中,山东省科学院高质量的浮标数据一直连续不断的发送回浮标北斗数据处理中心,为各预报部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现场实施数据支持,为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也为我国台风预报模式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
(来源:山东省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