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青岛组织召开《海洋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规范》国家标准英文编译审查会,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等单位的7位审查专家对标准内容进行了逐条审查,一致同意该标准英文版通过审查。
《海洋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规范》英文版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持,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同济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多位知名专家共同参与起草。标准内容涉及海洋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深海生物资源和环境综合勘探等多个国际新兴热点研究领域,囊括了沉积物、悬浮体、有孔虫、介形虫、放射虫、沉积硅藻、颗石藻、沉积孢粉、底栖病毒、底栖微生物、底栖微藻、底栖原生动物、小型底栖动物等多项调查技术,总结了我国在海洋调查方面的长期实践经验,在海洋调查系统化、标准化、集成化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自主创新性。标准中文版已于2017年10月14日发布实施,是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首次新制定并实施有关海洋调查的国家标准。
据悉,以本标准为蓝本,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提报的国际标准提案“海底区海洋沉积物调查规范——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已于2017年11月由ISO正式立项批准(编号为:ISO/23040),目前已经在国际上推进2个程序,完成了工作草案稿(WD稿)。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关海洋调查的国家标准“走出去”,将为我国海洋调查技术体系推向国际、中国海洋标准真正走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奠定基础。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