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海洋新兴污染物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资环中心海洋生态损害鉴定与修复研究团队在近海新兴农药污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对中国近海典型海湾新烟碱类农药、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环境影响因素和环境风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研究结果以“Pollution statu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risks of neonicotinoids, fipronil and its metabolites in a typical semi-closed bay in China”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F=8.071,中科院期刊分区表1区TOP)。新烟碱类和氟虫腈杀虫剂是目前我国及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农药产品之一。目前我国尚缺乏近海环境中这两类新兴农药的监测数据,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探讨了以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第一,新烟碱类和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在近海海湾及周边河流的污染状况和时空变化规律如何?第二,环境因素是否会影响这两类农药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第三,这两类农药在近海海湾所造成的环境风险情况如何?为了回答上述科学问题,本研究以胶州湾为例,通过对胶州湾四个航次的连续调查,积累了四个季节胶州湾近岸海域新烟碱类、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的污染数据,并进行了深入分析(相关结果详见论文)。近年来,该研究团队在海洋新兴农药污染物检测新技术和环境行为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创建了适用于海洋环境介质中新烟碱类和氟虫腈农药的精准检测技术,该技术弥补了我国在海洋新兴农药污染物检测关键技术上的不足,为我国近海环境安全管理和新兴污染物监测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数据。相关成果在前期发表于《Chemosphere》和《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何秀平副研究员(特聘)为上述论文的第一作者,陈军辉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的资助。样品测定工作得到了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分析测试中心的仪器和技术支持。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974912101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