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
学会动态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获得者李廷栋院士:谱绘中国地质壮美图景
访问数量:1240发布时间:2022-08-17

 

李廷栋,1930年10月7日出生,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原栾城县)人。地质学家、区域地质学家、地质制图学家。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司长,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学部主席团成员。

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海洋局科技成果特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2019年被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终身奉献海洋”




      2016年12月13日,全国海洋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宣读了《国家海洋局关于授予刘光鼎等29位资深院士“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的决定》,并为获奖者颁发纪念奖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获此殊荣。他把地质编图提高到新水平,系统总结了中国和亚洲区域地质特点、探索了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和机制,推进了极地地质研究
“地质工作是一项永恒的事业,地质人是和平时期的游击队员。”今年92岁的李廷栋院士,与地质打了70多年交道。从南极到北极,从大兴安岭到青藏高原,都留下了他不知疲倦的脚步,从多国合作编图到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再到编制《中国区域地质志》,都凝聚了他的心血。

带领中国地质编图走向世界  
生于1930年的李廷栋,1953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地质部工作。但在李廷栋的内心深处,山野才是他向往的地方。他多次提出申请:“我要去找矿,我要跑野外!”  
1957年6月,李廷栋“出野外”的申请得到批准,作为中苏合作“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项目中的一名地质科技骨干,走进了大兴安岭的莽莽群山。当时,大兴安岭基本是地质调查空白区,这里森林茂密、交通不便,每天都要徒步数十里进行地质观测研究。几乎天天浸泡在雨水、河水和汗水之中,还受到猛兽的攻击。有一次断粮,李廷栋和他的同事挖野菜、采蘑菇充饥。在这艰苦的环境之下,经过4年艰苦的野外工作,李廷栋与同事们在大兴安岭北部填制了约10万平方千米的1∶100万比例尺地质图,填补了该区地质研究的空白。特别是得尔布干大断裂、前寒武系和热河动物群的发现,对于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地层对比和构造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1958 年9月 李廷栋(右3)在大兴安岭北部地质考察


  1965年,地质部为开展川西高原区域综合地质研究,成立了川西综合地质研究队,李廷栋被任命为队长。经过3年努力,他们重新厘定了川西地区地层层序、侵入岩期序和构造格架。特别是在宝兴以北采获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和微体化石,实现了地层古生物研究上的一次重要突破。大兴安岭和川西的科学考察,奠定了李廷栋的科研方向和在地质学界的地位。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合法席位后,在国际地质舞台的首次亮相是参加了1976年的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在那次大会上,由我国编制的《中国地质图》《亚洲地质图》《中国构造体系图》得到了国际地学界的高度评价。其中的《亚洲地质图》就是由李廷栋主持编制的。


1976 年9 月,李廷栋(右2)参加第25 届国际地质大会 

 

从那以后的30多年中,李廷栋注重地质科学与地质工作的新进展在编图工作中的反映,注重科学内容与完美的表现形式相结合,注重从编图质量到制图技术上的创新。1996年他主持完成的世界上首张1∶500万比例尺亚欧地质图,被国内外地质界广泛使用;由他规划、支持编制的1∶500万南极洲地质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编制完成南极洲地质图的少数国家之一。  
此后,李廷栋又陆续主持或参与主持了1∶100万国际分幅中国地质图、1∶250万中国西部及邻区地质图和1∶250万北—中—东亚及邻区地质图等的编制工作。  
随着一幅幅内容翔实、数据可靠、繁简适度、绘制精细的地质图件问世,我国地质编图的成果和技术方法逐渐步入国际先进之列。 

   

开启我国深部探测征程  
1980年,中法青藏高原地学合作正式启动。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大型国际地学合作项目,李廷栋担任中法喜马拉雅地质构造合作研究项目中方联系人。这也开启了李廷栋探索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的“科研长征”。  
此后的30多年中,他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过6个青藏高原的地质科研项目,对青藏高原地质构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论著20多篇(部)。2013年,他又与同行们共同发表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记录及机制》专著,进一步论述了青藏高原特征和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对我国乃至世界高原地质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4 年8 月,李廷栋(右)与法国科研中心主任弗利雅克教授在西藏堆龙德庆县进行地质考察


  经过中法喜马拉雅地区合作开展深部地质探测的实践,李廷栋对深部探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当时他就坚信:“只有进行深部探测,才能穿透地表,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内部构造,全面提升我国地质构造认识水平和深部探测技术方法。”在他的建议下,我国第一个深部地质探测科研单位——岩石圈研究中心于1986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并在30多年来取得了许多高质量的科学成果,把我国深部探测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000年,原国土资源部开始实施“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计划,由李廷栋和其他4位专家牵头负责。经过6年的精心研究,专项系统总结了中国岩石圈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并出版了《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丛书》。该专项研究计划的实施,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岩石圈研究上的差距,为我国后续深部探测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深入极地进行地质考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李廷栋主持了“南极岩石圈结构”的国家攻关项目,并亲赴南极进行了地质考察。为了在较短时期内掌握南极大陆地质概貌,取得几项高水平的科学成果,他提出并实施了“抓两头”的科学考察战略∶一头抓地质立典式的调查研究,一头抓区域地质综合研究。实践证明,这种科考战略是有效的。


1990 年12 月,李廷栋在南极中国长城站附近进行地质调查研究


      他们一方面充分利用长城站、中山站的工作条件,选择前沿性、关键性的地质问题开展地质立典式的精细的地质调查研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科研成果:首次提出了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5.5—5亿年前泛非构造热事件及其地质含义;在南极首次发现罕见的硅硼镁铝矿;完善了南极地区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地层层序和构造格架;进一步厘定了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火山岩时代和成因;对陆地威德尔生物地理区和冈瓦纳古陆再造提出了新的证据和认识。

      另一方面他们又狠抓区域综合研究,编制了1∶500万南极地质图,系统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和矿产资料,总结了南极大陆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和矿产资源的总体面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编制完成南极洲地质图的少数国家之一,为中国制定南极政策和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贡献。


2005 年8月,李廷栋在斯瓦尔巴群岛斯匹次卑尔根岛中国北极黄河站附近进行地质考察


不忘初心 心系地质工作  

      从2008年起,李廷栋投入巨大精力,主持编制第二代《中国区域地质志》。第二代《中国区域地质志》将由48部志书构成,包括32部省级地质志、16部区级地质志,另外还将编制15部全国性地质专著和300余幅地质图件,并建立空间数据库。李廷栋说:“要努力把《中国区域地质志》 编制成为具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在地质成果上要大综合和大集成,在地质研究程度上要有大幅度提高,在地质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大的作用,在地质规律的概括和认识上有大的提升,在国内外地质界得到广泛利用和产生大的影响。”


2021年 李廷栋院士对阿拉善地区地质图进行研究和修编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李廷栋依旧活跃在科研一线,心怀大地,不忘初心,步履不停。

 

本文来源:海洋档案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山路32号
邮箱:csol@qdio.ac.cn
电话:0532-82893662
传真:0532-82893932
Secure © chinese society for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15.com    技术支持: 青岛新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