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栋,1930年10月7日出生,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原栾城县)人。地质学家、区域地质学家、地质制图学家。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司长,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主任、学部主席团成员。
“终身奉献海洋”
1958 年9月 李廷栋(右3)在大兴安岭北部地质考察
1965年,地质部为开展川西高原区域综合地质研究,成立了川西综合地质研究队,李廷栋被任命为队长。经过3年努力,他们重新厘定了川西地区地层层序、侵入岩期序和构造格架。特别是在宝兴以北采获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和微体化石,实现了地层古生物研究上的一次重要突破。大兴安岭和川西的科学考察,奠定了李廷栋的科研方向和在地质学界的地位。
1976 年9 月,李廷栋(右2)参加第25 届国际地质大会
1984 年8 月,李廷栋(右)与法国科研中心主任弗利雅克教授在西藏堆龙德庆县进行地质考察
经过中法喜马拉雅地区合作开展深部地质探测的实践,李廷栋对深部探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当时他就坚信:“只有进行深部探测,才能穿透地表,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内部构造,全面提升我国地质构造认识水平和深部探测技术方法。”在他的建议下,我国第一个深部地质探测科研单位——岩石圈研究中心于1986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并在30多年来取得了许多高质量的科学成果,把我国深部探测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000年,原国土资源部开始实施“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计划,由李廷栋和其他4位专家牵头负责。经过6年的精心研究,专项系统总结了中国岩石圈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并出版了《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丛书》。该专项研究计划的实施,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岩石圈研究上的差距,为我国后续深部探测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990 年12 月,李廷栋在南极中国长城站附近进行地质调查研究
他们一方面充分利用长城站、中山站的工作条件,选择前沿性、关键性的地质问题开展地质立典式的精细的地质调查研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科研成果:首次提出了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5.5—5亿年前泛非构造热事件及其地质含义;在南极首次发现罕见的硅硼镁铝矿;完善了南极地区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地层层序和构造格架;进一步厘定了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火山岩时代和成因;对陆地威德尔生物地理区和冈瓦纳古陆再造提出了新的证据和认识。
另一方面他们又狠抓区域综合研究,编制了1∶500万南极地质图,系统搜集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和矿产资料,总结了南极大陆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和矿产资源的总体面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编制完成南极洲地质图的少数国家之一,为中国制定南极政策和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贡献。
2005 年8月,李廷栋在斯瓦尔巴群岛斯匹次卑尔根岛中国北极黄河站附近进行地质考察
从2008年起,李廷栋投入巨大精力,主持编制第二代《中国区域地质志》。第二代《中国区域地质志》将由48部志书构成,包括32部省级地质志、16部区级地质志,另外还将编制15部全国性地质专著和300余幅地质图件,并建立空间数据库。李廷栋说:“要努力把《中国区域地质志》 编制成为具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在地质成果上要大综合和大集成,在地质研究程度上要有大幅度提高,在地质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大的作用,在地质规律的概括和认识上有大的提升,在国内外地质界得到广泛利用和产生大的影响。”
2021年 李廷栋院士对阿拉善地区地质图进行研究和修编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李廷栋依旧活跃在科研一线,心怀大地,不忘初心,步履不停。
本文来源:海洋档案